2012-03-17

古董的精神生活與處事態度




古董的精神生活,即是以一種等距來觀察世界
我們應該學習古董在這方面的耐性

效法它以一種傲然的姿態,相信自己能與世獨立
以全然的內在覺知,行使個人的風格與思辯。

一枚維多利亞時期的袖扣 
就是這麼固執地,將十九世紀的優雅帶到這個拉鍊和魔鬼氈的世代;

60年代的打字機
她就是這麼感性,會將多出來的情緒用墨漬表現在字的厚度上
縱使事務機也會用支離破碎的黑點或揉爛的紙張來表達
但總顯得神經質一些。


古董不在乎世界的變化,並且虔誠的信仰著自己 
時間的洗練 更讓它們顯得堅毅
這是古董的精神生活 。


至於古董的處事態度,則是以一種柔軟謙和的方式進行。


一座30年代 長頸的寬沿燈罩台燈
就是這麼專業的把每個桌面,曬成一齣富有質感的默劇


50年代的拍立得,不疾不徐的咀嚼了光和影之間的比例
將 “剛剛的尾巴” 定格成一幅畫,
即時成像也能顯得如此詩意

古董的精神生活和處事態度值得我們學習
它使我們知道,
生活其實並不需具備太多什麼 。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